CLOSE
文獻

籍虹與印象派

作者 龎均
文獻時間 2012/12
出處 《藝術家》第451期,頁281–283

油畫家籍虹常言:「我愛印象派。」原本以為她只是隨意說著玩的,天長日久才知這是認真的。世上眾多人喜歡印象派大師的作品,然,真正懂得印象派技巧之真諦,乃少之又少,一般畫者經常師法其表、追求貌似而無新意,或抄寫照片或在屋內塗塗改改製造畫面效果,然而印象派畫家的一生是在寫生中度過的,色彩與活潑的筆觸,是從寫生中積累的豐富經驗,所以生動有感情,形成了畫風的主要特色。

 

籍虹的油畫技巧同樣亦從寫生中得來,她1962年開始寫生,至今經歷五十個春夏秋冬,當她生活在北方時,四季分明的天候,使她在寫生的實踐中理解了「印象派」,並對席斯里(Alfred Sisley)之作獨有偏好,喜歡他畫得整。她亦喜歡梵谷(Vincent van Gogh)的色彩和塞尚(Paul Cézanne)作品的力度,這三位是她心中的畫師,他們作品表現方式的元素融入在籍虹寫生的法度之中,她並無「印象派」帥氣的筆觸和冷暖交錯之色點,而是追求畫面的力度感、豐富的大色塊、簡練的造形、頗帶裝飾趣味而不失繪畫性。她口口聲聲的「我愛印象派」並非是「我就是印象派」。

 

學畫者,必須師法古人,兼師造物,不僅貌似,而畫變化,繼古人墜絕之緒,挽時俗頹敗之習(黃賓虹畫法要旨),方能達到神品。大自然乃是真師。北方四季,金秋最美,色彩變化萬千,那滿山楓葉紅遍、百年銀杏樹呈檸檬黃、古松更顯沉穩之深綠、白皮松的枝幹在五顏六色襯托下其色之妙無語可表,一切美景又映在清澈的泉水潭中。水光雲影暨水聲山色撥動著路人心弦,不斷勤奮寫生其中必能養育出藝術家成為色彩大師。人與自然不可分,畫家眼睛對色彩的高度敏銳度,絕對是在不斷觀察、寫生大自然的五光十色中養育而成。白居易詩中的「忽聞海上有仙山,山在虛無縹緲間」,此景在踏遍萬水千山後是會相遇的,寫生其中之色彩微差就更難了!一個偉大的藝術家必定要強迫自己走過這一艱辛坎坷之路,不是在書本中、更不是從「色彩學」中和坐在畫室的板凳上可得之。

 

生活在香港的艱苦歲月中,為了求生,籍虹接受了臨摹名畫的訂單,因其價格低下,不得不在七年中畫了數百幅,多半為雷諾瓦(Auguste Renoir)作品。其實她並不喜歡他的作品,只為生活必須掌控其畫技。在某種特殊之情況下,研究自己不喜愛之技法,由表及裡得其益而熟能生巧,乃是一種珍貴收獲。籍虹在這段日子裡,深刻理解到「印象派」技巧之核心。此乃色彩表現之真諦在於暗部而非亮部,這是一個十分關鍵的問題所在。在兩岸畫壇有很多藝術家是用素描方式畫暗部表現立體感,即黑褐色或褐灰色,充其量只是單一色之素描而非「油畫色彩」。反之亮部色彩應該單純,刻意添加紅綠冷暖陷於媚俗,謂之「色彩豐富」乃欺世盜名之語,然,暗部之色必須一則透明、二則冷暖交錯,隱隱微差於同一明度之中,此乃「油畫色彩」基本之法度,畫油畫必先深入於法度之中;而唯能變者,得超於法之外,繪事創意為上。但必須先哲有言,不為虛語。

 

籍虹的父親工作生活在台灣,父女相隔卅餘年,故籍虹觀念中,始終有「我家在台北」之念,當生活在台北後,情不自禁地畫自家院落的紅大門,寫生於三峽老街、新店溪、街道小巷、美濃、太魯閣、澎湖、東北海岸、九份、溪頭、復興鄉等,近年又寫生於江南水鄉、浙江、安徽宏村等,踏遍江山人未老,就是愛寫生。

 

天若有情天亦老,人亦會歷經多姿多彩、付出無數汗水辛勞、過著流浪般的寫生日子後,漸漸步入高齡,但寫生的情感飽存自身的心與手,畫家曾經努力過所得經驗是取之不盡用之不完的,老辣的手永遠伴隨生命遊走於顏色和畫布之間,沒有休止。

 

籍虹在思考、回顧、整理自己的寫生所見,她今年的作品就不同了,放掉許多細節描繪。長期以來,她喜歡馬爾肯(Albert Marquet)的作品,他的風景畫充滿了空氣、陽光,十分簡練,是世上少數幾位灰色調之佼佼者。籍虹的畫風變得簡單、平面,但仍然是有力的。早在四十年前,她的油畫就不像女孩子,用筆奔放大器,色彩天生敏感,不懼怕寫生環境之惡劣,總是沉迷在色彩繽紛的大自然中,當北方寒冬下雪時尤其興奮,喝幾口「二鍋頭」白酒,在零下5至7度的大雪中寫生,通常在北京的北海或紫禁城御花園中作畫。當下雪天後的陽光穿透千年古老的柏樹林投射在雪地上,強光的暖白色同陰影透明的藍色形成另類的色彩對比,是難得的色彩經驗。海邊風大,吹倒了畫架、畫布,她仍堅持畫完,一切樂在其中……不但提昇了畫畫的技能,更培養了畫畫的毅力。

 

唯在不斷的寫生過程中,才能對「印象派」有深度的了解,產生新的色彩經驗和靈感。油畫一旦失掉色彩就毫無意義,只是在講述一個故事情節或說明一個形象,不能感動他人,無法邀人共賞。印象派藝術歷經百年考驗,贏得全世界的喜愛,它並無特別的內容情節,亦無精湛的刻畫和細描,但它色彩很美,用筆活潑瀟灑,調情正合世人生活美學之需,人見人愛。然,掌握美的元素並不容易,運用色彩就有很深探討不盡的學問。一般而言,只能從經歷積累中所得。

 

「印象派」的色彩經驗,可歸納數點如下:

一、同一物體之亮暗色彩必須冷暖對比。

二、不同色塊相併,必須要有冷暖色差異。

三、重疊覆蓋,必須偏冷色壓偏暖色或偏暖色壓偏冷色。

四、當兩色相調不夠強時,或不用調勻或兩色相併,或小色點相交錯,其彩度都會大大強過在調色盤上調勻之色感。

五、畫得快而不塗改,就呈現新鮮感。

 

用上述種種可檢視自己畫作用色技巧之端倪。

 

籍虹始終堅持「我愛印象派」,其實,她是受到「印象派」繪畫方式之啟發,擇善而從走自己的路,幾十年如一日。

 

籍虹養流浪狗先後約四十隻,貓有廿隻左右,猴子一隻,鸚鵡一隻,大部分時間都給了這些小動物,她已精疲力竭,目前貓與狗均在十隻以內,大多處於養老之年,求助友人幫手,給予中、西藥保健,頤養天年。

 

人與動物之關係在世界先進國家如同兒女,台灣卻反其道而行之,有飼養寵物之能力卻無恆心與愛心,滿街棄養貓狗無人問,令人深惡痛絕。如此無視與冷漠,使觀感淪為是一個「沒有教育與修養的社會」。籍虹熱愛動物,雖然生活不富,亦願付出心力挽救生命,故此少了畫畫時間,家中廚房淪為狗舍,四條腿一餐不缺,「二條腿」(人)沒飯吃,久而久之,如此生活方式亦就習慣了。籍虹並無白費精力,她在貓狗身上找到靈感,懂得牠們與人交流的表情與眼神,落筆於畫布,出自貓狗之形、造化貓狗之神。生活在當代,此乃通過繪事對社會與生態關懷與思考哲學,為流浪動物表達心聲,這就是她要做的事與行為藝術。

 

撰文至此,重返「籍虹與印象派」一題再論繪畫之道:油畫是西方的,學西方古人,學以求知,先別品流。志道據德,依仁游藝。通西方之古而不泥西方之古,非徒拘守矩變,致為藝事所縛束。正人心,端風化,參乎造化,妙合自然。道尚貫通,學貴根柢,用長捨短,器屬大成。

 

在巴黎,觀畢莫內(Claude Monet)一生之作,對其晚年之作,籍虹一言蔽之:「亂畫一通、毫無色彩」,又諒解曰:「眼睛壞了!白內障。」步出奧塞美術館,她口吐狂言:「看看印象派不過如此,信心大增!」雖是狂言倒亦上道,性格也!籍虹不是「印象派」,籍虹就是籍虹。

 

參加上海藝術博覽會返台後匆匆隨筆,2012年11月11日。

閱讀更多... 收合..